凌源便民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,汇集美食文化、教育科研、生活百科、国际资讯、体育健康、投资理财、等多方面权威信息
2023-03-02 14:41:02
香港服务器 https://www.changxingyun.com
2023年闰二月,老人说“明年迎水兔,春秋不见天”、“一龙治水,十牛耕田,七人分饼”,到底是什么意思?
翻开日历我们会发现2023年是闰二月,也就是有2个农历二月份,按照农历来计算,全年有384天。
为什么会存在“闰月”?农历又名“阴阳合历”,其融合了阴历和阳历,一个阴历朔望月(月亮圆缺的一个周期)平均为29.5天,12个朔望月就是354天或者355天,而一个阳历回归年(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的时间)为365.25天,这两者的间隔相差11天左右,3年累积下来相差就会超过3个月,为了兼顾太阳、地球与月球的关系,为了协调阴历年和阳历年之间的天数,为了防止农历年月与四季脱节,因此农历每2~3年就要增加一个月,增加的月份就是“闰月”。
由于2023年有一个闰二月,因此农历的时间就延长了,而二十四节气的时间都是固定的,就会出现“双春年”的现象。所谓的“双春年”就是指一年中有2个“立春”节气,2023年农历2月4日立春,所对应的农历时间是2023年正月十四;2024年立春,所对应的农历时间是2023年腊月廿五,正月十四和腊月廿五都是立春节气,因此2023年是“双春年”。
老话说“两春夹一冬,十个牛栏九个空”。“两春夹一冬”说的就是同一个农历年份中有两个立春节气,里面夹着冬天,也就是指“双春年”;按照老祖宗的说法,出现“双春年”的年份冬天会异常寒冷,牛羊等牲畜会因为缺少草料而难以过冬,因此会出现“十个牛栏九个空”的现象。老话准不准?我们可以多留意一下明年冬天的天气。
老人说“明年迎水兔,春秋不见天”这句话该怎么理解?
我国古代采用“干支历”来纪年、月、日,分别叫做干支纪年、干支纪月、干支纪日。干支历由10个天干(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)和12个地支(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)两两相配来组成60个基本的单位,来记录时间。打开任意一天的日历,就比如2022年10月20日,我们会发现这天是壬寅年、庚戌月、丙午日,年月日都是由天干和地支两两相配组成的。
特别注意:10天干和12地支两者是按照固定的顺序组成的,每个单位分别代表一年、一月、一日,周期分别是60年、60个月、60天。假如今年是甲子年,那么明年就是乙丑年,后年就是丙寅年;假如这个月是甲子月,那么下过月就是乙丑月,下过月就是丙寅月;假如今天是甲子日,那么明天就是乙丑日,后天就是丙寅日。
12生肖是十二地支相配的形象化代表,即子(鼠)、丑(牛)、寅(虎)、卯(兔)、辰(龙)、巳(蛇)、午(马)、未(羊)、申(猴)、酉(鸡)、戌(狗)、亥(猪)。
2023年是农历癸卯年,卯对应十二生肖中“兔”,因此2023年是兔年。而十天干与五行(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)有密切联系,甲和乙属“木”,代表东方;丙和丁属“火”,代表南方;庚和辛属“金”代表西方;壬个癸属“水”,代表北方;戊和己属“土”,代表中央,2023年是癸卯年,癸属“水”,因此人们称之为“水兔”。
“明年迎水兔,春秋不见天”是什么意思?“水”代表冬天,水兔表示天气寒冷,所谓的“春秋不见天”就是指一年中冬季和夏季的时间很长,给人的感觉就是只有冬天和夏天,没有春秋一样,说明冬天很冷、夏天很热。
老人说明年是“一龙治水,十牛耕田,五人分饼”,是什么意思?
我国古代常常用“辰”、“丑”、“丙”来预测年景,正月的第一个“辰日”在第几日,就是“几个龙治水”(辰对应十二生肖的“龙”);正月的第一个“丑日”在第几日,就是“几牛耕田”(丑对应十二生肖的牛);正月的第一个丙日在第几日,就是“几人分饼”。
就比如2023年正月的第一个辰日为“庚辰日”,在正月初一,所以就是“一龙治水”;2023年正月的第一个丑日为“己丑日”,在正月初十,所以就是“十牛耕田”;2023年的第一个丙日为“丙戌日”,在正月初七,所以就是“七人分饼”。
2023年是“一龙治水,十牛耕田,七人分饼”,有什么说法?老话说“龙少涝,龙多靠”,说的就是龙越多降雨就越少,龙越少降雨就越多,就好比“一个和尚有水喝,两个和尚挑水喝,三个和尚没水喝”一样,按照我们老祖宗的说法,明年降雨量可能会比较多,我们要注意防涝。
“十牛耕田”,在古代耕牛是重要的生产力,“十牛耕田”并不是指土壤过于干旱需要更多的牛来使劲,而是指种地的人多了,耕地会增加。“七人分饼”是指7个人分一个饼子吃,说的就是人多粮少,可能会挨饿。
古代没有天气预报,这些老话是古人对于年景的预测,至于准不准,我们参考一下就行,我国地域辽阔,可以多留意天气预报,以便合理安排农业生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