连涨之后必有大跌?现在应该止盈了吗?

2023-04-27 17:34:28

张利营销课程下载

  沪指创反弹新高,大家信心也跟着回来了,甚至有人高喊“牛回,速归”。虽说还在3300点以上,但总让人放不下心。不少人认为,按照市场的惯性,往往是先给个“甜枣”,再来一“巴掌”。连阳之后,必有大跌。流言传多了,也便成了真,搞的人心惶惶。

  这种说法背后不无道理。因为短期市场过热,上涨过快,而基本面却没有持续改善的话,的确可能提前透支掉后市的涨幅。不过话虽这么说,连涨之后真的一定会跌吗?连涨完是否就要开始止盈了?

  市场现在涨多了吗?

  静态上看,经过前一段时间的回暖,当前万得全A的股债利差回到了2.68%的水平。如果拉长时间来看,目前股债利差处于过去十年58.5%的分位,也就是说性价比超出了过去58.5%的时间,所以并不算“贵”。

  动态上看,如果在当前2.68%及以上的股债利差水平下,开始投资A股市场,未来一年正收益概率为88%,平均收益率为27%。也就是说,从历史经验来看,当前估值水平继续投资,还具备较高的胜率和平均收益率。

  经济基本面情况如何?

  从一季度的宏观经济数据来看,随着疫情对经济的影响逐步消退,宏观经济运行已呈现回升态势,消费和地产数据明显修复,基建投资保持较高增速。

  具体可以从这四个方面来看:

  第一、总量增长超预期。根据已经发布的经济数据外推,国盛证券预计1-2月GDP对应两年平均增速在4.4%以上,近1个月的WIND市场预期显示1季度GDP增速达到4.1%,如果这样的复苏速度能够持续,意味着达成全年5%的目标难度大幅降低;

  第二、消费复苏较为显著:1-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上涨3.5%,考虑到去年的高基数,消费复苏是较为显著的;在海南博鳌亚洲论坛上,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提到,1季度全国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.7%,比去年4季度上升6.2%,其中3月同比增长12.8%;1季度住宿餐饮、文体娱乐、居民服务等接触类服务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2.8%、13.7%、9.4%,已经超过疫情前2019年的水平;

  第三、地产得到改善:1-2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增速为-3.6%,较去年12月的-31.5%大幅改善,为21年6月以来的最高值;不过3月高频数据来看,目前地产销售同比增速收窄,基建资金面仍强,但开工施工端偏弱。

  图片发布日期:2023.4.1

  第四、基建较去年有所抬升:1-2月广义基建同比增速为12.2%,较去年12月进一步抬升。

  基金是否需要止盈?

  结合上文数据来看,在政策稳中向上、经济复苏可期的背景下,目前市场大多数观点还是认为未来A股机会可能是大于风险的。

  如果你是出于以下几种考量,也可以落袋为安了:

  1、达到自己设置的止盈点

  市场是变幻莫测,无法预知的,一旦达到你的止盈点,切莫贪心,及时落袋为安也是一种“适时放弃”的聪明方法。

  你知道自己期望的止盈点是多少最好,如果不知道该设多少?可以参考 “机会成本”方式制定目标止盈:

  定投止盈的最小目标收益率(机会成本)=(1+通货膨胀率+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)∧定投年限-1。

  这个公式指的是如果没有用资金去定投,而是将这些钱去投资低风险的理财产品,考虑资金所得的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和通货膨胀率,进而得出的“最小止盈率”。

  举个栗子,假如某理财产品的年华收益率为5%,通货膨胀率为3%,如果选择定投4年,(1+3%+5%)∧4 -1 =36%,36%就可以看做是你的定投目标止盈点。

  2、仓位过高,降低仓位

  如果仓位过高,觉得后市可能要大调整,想降低仓位的也可以考虑止盈。这我们可能就会遇到另一个问题:赚钱的基金VS亏钱的基金先卖哪一只?

  总体来看,过往投资者的净赎回率和收益率的涨跌走势较为一致,也就是说投资者倾向于在赚钱时卖出,在亏钱时持有,这种行为在金融学中被称为“处置效应”。

  投资者往往认为,只要还没赎回,亏损就只是账面浮亏。那么选择留下亏损的基金真的会好吗?

  数据显示,如果你选择赎回盈利的基金,未来可能会错失更高的收益,后市回调或震荡时盈利概率也更低。坚持拿着亏损基金一味死扛,可能会让你在不景气的赛道上越走越远。

  3、基金相似,优化组合

  我们构建成熟健康的投资组合,是为了提高组合抵御风险的能力,所以在配置上应当更为均衡。

  近期科技主题表现突出,有的投资者跟风买入五六只相关主题的基金,短期内或许收益会爆发式增长,但一旦遇上板块回调或者黑天鹅,风险极大。

  所以,主题相同的基金,组合中只需精选出一到两只即可。那么该pick哪一只呢?以下几个维度供你参考:成立满3年+每年排在前25%+基金经理变动频率低+最大回撤小。

  (文章整理自博时基金、中欧基金、诺安基金)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关于我们

凌源便民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,汇集美食文化、教育科研、生活百科、国际资讯、体育健康、投资理财、等多方面权威信息

版权信息

凌源便民网版权所有,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,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!